XyZ010 发表于 2024-4-8 23:24

《朝花夕拾》随想

今天悉尼天气不错,一早起来收拾好东西,出发东京。临出门见行李箱还很宽敞,于是去书架找本书,用来打发漫长的飞行时光。这本最薄的重量最轻的长得特像小时候中学课本的《朝花夕拾》便是最合适的选择,想想日本也是鲁迅先生的第二故乡吧。

书中其实除了十篇散文还有一些杂文,其中三篇文章在飞机上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一篇是《藤野先生》,我记得前两年在网上看到过藤野先生给鲁迅批住过的讲义的照片,当时就很动容,一个“弱国”的留学生,能被一位先生如此细致地关心与教导。再读这篇,说到临别时,他将鲁迅叫去家中,交给他一张照片,背后写着“惜别”,并嘱咐他日后要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顿时湿了眼眶。一位学生,之于老师,没有国籍的隔阂和偏见,有的却是对新医学的希望与期盼,即便是百年后的今天,能做到的也是少数。

还有一篇,篇幅很短,只有寥寥两页纸,可是你每次读你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感受,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没有一句废话,似乎一个标点都有其特殊的使命,再读,都有新发现。

最让我惊喜的是第一次读到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之前并没有深入研究过他的主张,读他的书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大概经常听人说起他的刻薄,主要都是针砭时弊的。可谁曾想,他鲜少人被提及的教育观,让百年后为人父母的我引起的共鸣,并不亚于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句话我读了好多遍,一字一句印在心里,先生是个洞察一切,却又内心柔软的人,或者用他的话来说,这种无条件的爱本就是为人父母与生俱来的。我不知道他口中经常提及的“圣人之徒”究竟是哪类人,但如果正如我所想,是以儒家思想为圣经的那帮君权父权守旧派,那他们便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最“不孝”的那群人。

这个季节也是要去上野看看樱花,先生描述当时留着大辫子的清朝留学生特别标致,也是够损的,哈哈。百年后,不知道樱树下的华人又有多少真正剪掉了辫子?

mickey_shao 发表于 2024-4-9 05:04

我现在再读鲁迅的文章也是感触颇深。小时候哪里读得懂啊。

XyZ010 发表于 2024-4-9 10:56

版主,今早起来意识到鲁迅应该属于大千,能否帮忙移至大千,谢谢!:lol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24-4-10 10:52

XyZ010 发表于 2024-4-9 10:56
版主,今早起来意识到鲁迅应该属于大千,能否帮忙移至大千,谢谢!

楼主的主楼是原创吗?原创的话就可以留在读书版。

鲁迅属于所有人:lol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24-4-10 10:53

先生是个洞察一切,却又内心柔软的人

特别赞同。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24-4-10 10:56

mickey_shao 发表于 2024-4-9 05:04
我现在再读鲁迅的文章也是感触颇深。小时候哪里读得懂啊。

小时候也是被语文课本上按头填鸭式的学习,给弄逆反了。对鲁迅的文章后来有些抵触。

反而是这些年心平气和地看到了语文课本之外的文字,觉得先生真是个妙人儿:thumbup: ;P

缓缓 发表于 2024-4-10 11:11

最后一句好犀利

XyZ010 发表于 2024-4-11 13:55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24-4-10 10:52
楼主的主楼是原创吗?原创的话就可以留在读书版。

鲁迅属于所有人...

哈哈,飞机上随手写的。太随意,所以想到大千:)

XyZ010 发表于 2024-4-11 13:58

缓缓 发表于 2024-4-10 11:11
最后一句好犀利

这辫子,自己也还在剪

wanu 发表于 2024-4-11 20:13

缓缓 发表于 2024-4-10 11:11
最后一句好犀利

楼主这篇属于读后感,范文级别的读后感。

XyZ010 发表于 2024-4-12 00:09

wanu 发表于 2024-4-11 20:13
楼主这篇属于读后感,范文级别的读后感。

过奖了,本人读书少,来这版面本身就露怯,实则某些人口中的半吊子,范文这事不敢当不敢当,但还是谢谢你:)

ozkids2011 发表于 2024-4-12 00:55

这篇如何做父亲的杂文写于1919年,当时鲁迅38岁,他的孩子周海婴生于1928年。。。。。。所以这是提前9年就开始做计划了

石堡 发表于 2024-4-12 10:12

本帖最后由 石堡 于 2024-4-12 10:19 编辑

ozkids2011 发表于 2024-4-12 00:55
这篇如何做父亲的杂文写于1919年,当时鲁迅38岁,他的孩子周海婴生于1928年。。。。。。所以这是提前9年就 ...

当时鲁迅还在伤心他爹逼他背古文。所以他一生反对教文言文。
上学的时候俺语文老师说,鲁迅反文言文是因为他的古文功底已臻化境,无用而无不用。你们还未窥门径,好好背书吧。

LightYear 发表于 2024-5-7 23:2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其实可以看到左翼旗手鲁迅颇有人情味和童趣的一面。他的文章在成年后读都会有更深的体会。阿长与山海经,还有二十四孝图,风趣幽默中带着辛辣的讽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朝花夕拾》随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