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那一群歪瓜劣枣的兄弟姐妹,那一段患难与共的日子啊 (2006-3-30) horseanddragon · 登黄山体能要求之技术分享贴 (2014-10-4) 缓缓
· 与valentine无关 (2014-2-14) 清墨水 · 伪小贩重出江湖之政府工申请面试工作经历(更新#17面试前的准备 #27完美的面试 #38口头Offer #92最后精彩的一击 (2011-7-4) 薰依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3926|回复: 55

漫长人生旅途中的点滴帮助 - 那些残疾孩子的学校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6 14: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 little help goes a long way

Melinda Ham
May 26, 2011 - 12:25AM
http://www.smh.com.au/national/education/a-little-help-goes-a-long-way-20110525-1f48x.html

Barry Irvin和他的儿子Matthew和一所位于悉尼Gladesville的独立学校有着长达15年的不解之缘,这所学校的名字叫做Giant Steps,是给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提供Kindy到Year 12基础教育的独立学校。从1995年这所由家长负责运营学校开张以来,Mattew是学校收的第15名孩子,而在这里的15年中学校改变了Mattew的人生。


Not alone ... 19-year-old Matthew Irvin, with dad Barry, has developed his confidence and independence during his time at Giant Steps, a special-needs school in Gladesville.
Photo: Edwina Pickles

他父亲Barry Irvin现在是学校董事会的主席,他说:“作为一名有特殊需求孩子的家长,我曾经对于能够找到照料和教育我们孩子的服务设施很绝望,但是我后来发现了Giant Steps以后,我就决定竭尽所能让这所学校开办下去。”

为了让Mattew上这所特殊的学校,Barry Irvin整个家庭从Bega移居到了悉尼。Barry Irvin是著名的Bega Cheese的主席。

他说:“Mattew很爱去这所学校上学,只要他一醒来,他就抓起他的书包准备去上学。他现在已经是个年轻人了,虽然仍然需要很多的特殊照顾,虽然他的焦虑有时仍然会压倒他,但是大部分情况下,他很喜欢成为这个世界中的一分子,Giant Steps有很好的课程安排占满他整天的时间。”


Giant Steps是新南威尔士州的25所为特殊需要孩子开设的独立学校之一,这所学校有着独一无二的收费模式。学校本身没有学费,但是入学孩子的家长有责任参加学校的募集资金活动,靠着家长们筹措来的钱学校得以维持50个全职员工,包括教师和治疗专家,他们可以全日制地为学校65名学生提供帮助。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1-5-27 09:2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2积分 +87 收起 理由
limit-2010 + 6 感谢分享
lovelove + 2 感谢分享
imac + 3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6 15: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说这位父亲Barry Irvin,他是Bega Cheese Ltd的主席(这个品牌大家应该和熟悉,超市里经常看到),Tatura Milk Industries的主席,Capital Chilled Foods的副主席(这家在堪培拉的公司经营牛奶生产和营销)和ALJO Pastoral Company的董事总经理(这是和管理Bega Valley地区畜牧业地产的公司)。

Barry Irvin的教育背景是金融,大学毕业刚出道的时候在银行里干了一年,后来就回家乡继续他的家族农牧业生意。

Barry Irvin因为其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就读Giant Steps社区学校的原因,从2002年开始成为学校董事会的主席。他热衷于慈善事业,领导着一个专门的团队为自闭症儿童筹集资金,目前为止筹款超过了1000万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limit-2010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6 2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ant Steps学校校长Kerrie Nelson说:“家长和专业人员之间的紧密关系是让学校前进的关键因素。”

而 (MUSEC) School的校长Georgina Reynhout也同意说,家长和学校的协同配合上最重要的。她说:“在孩子行为管理上需要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绝对一致。我们也要确保家庭的需要如果孩子的需要一样能够被满足。”

Reynhout能够以家长的身份来表达她的观点,因为她的小女儿也曾经是学校的一名学生。她说:“你永远不会提前准备好要当一名残疾儿童的父母。这是一段很艰难的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孩子是个神经正常的人。”

MUSEC School一个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心,还有针对轻微到中等程度残疾孩子数学和英语教学的最优方法模型,学校有45名小学阶段年龄的学生,这些学生分别有智力障碍,自闭症,发音和语言困难方面的残疾。

学校里的教室里都配有单向透明玻璃以方便教师、家长和研究人员观察孩子们的活动。

Reynhout说:“我们的家长们所想要的和其他普通家长是一样的,那就是让他们的孩子们快乐、有自己的朋友、学会阅读和写作。”

MUSEC School的另外一项任务是,和每一个家庭密切合作以确保学校的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外界普通的主流学校中去,或者学校负责给学生找到有相关特殊需要服务设施的主流中学上学。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limit-2010 + 2 感谢分享
XIAOTUDOU + 3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7 09: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悉尼西北区的North Rocks也有一所特殊学校Alice Betteridge School,这所学校是由聋哑及失明儿童皇家研究所(Royal Institute for Deaf and Blind Children -RIDBC)下的附属学校,学校有62名学生都有五官方面的残疾,包括听力、视力和智力残障。学校也同样把和家长的沟通列为最优先的工作方向。

学校校长Jacqui Cashmore说:“我们给家长准备了和老师之间的通信记录本,学校有开放政策-家长任何时候都可以来学校看望他们的孩子。”

“对于那些工作和居住地都很远的家长们,我们会定期寄送他们孩子在校的视频录像,并且我们现在正在试用Skype来让家长们可以实时看到他们孩子上课的情景。”

Alice Betteridge School和聋哑及失明儿童皇家研究所的另一所学校Thomas Pattison School(这是一所AUSLAN手语学校)共享同一个校园。而招收严重聋哑儿童的Garfield Barwick School和针对特殊需要教育研究的Rennick Centre是对子。

和MUSEC School相似,聋哑及失明儿童皇家研究所属下的学校都因为紧贴着研究中心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而受益。它们也有着最先进的设施,例如特别设计的声学教室,电子点字机和让孩子们能够从轮椅里解放出来使用计算机的高级设备。

与此同时,19岁的Mattew Irvin刚刚搬到Giant Steps学校新的社区学院里,这里很靠近主校园,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技能。

他父亲Barry说:“现实中,有残疾儿童家长最大的担心就是孩子们的未来。我们担心如果我们父母都不在了孩子们如何生活?而学校里的这个课程就是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6 收起 理由
tyxzh + 10 有人看
moody + 3 谢谢奉献
homepage + 3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27 13: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Ulul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Ulul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ans for sharing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8 09: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人看,自己顶一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8 09: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看到, 没有分了, 欠白条.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8 09: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JUJU来捧场。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呀,让我们知道澳洲对残疾儿童的投入其实是很大的。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8 10: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确实如此, 我也觉得澳洲在这方面跟其他国家比已经是很好了, 虽然总是有可以更加提高的地方.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8 10: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通常都是等到自己成为残疾小朋友的家长时,才会去关注这些特别的学校。感谢朱爸爸分享,让我们了解一下澳洲对于残疾小朋友学校的投入
和国内相比,澳洲的残疾小朋友幸福多了,可以得到更完善的养护和教育,而且得到的尊重也更多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发表于 2011-5-28 1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葱油拌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葱油拌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我家附近就有这样一所学校,那些孩子让人看的很揪心,但是家长的表情却很从容镇定。我很敬佩他们没有放弃。每当看到他们这些孩子和家长:我都有几个小感想:
1.健康就是幸福
2.怀孕和孕前不要冒险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任何有可能伤害自己和宝宝健康的事。
3.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快乐,不需要更多的同情,只是需要更多的理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5-28 1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TUD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TUD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阿朱分享澳洲教育方面的文章。

发表于 2011-5-28 1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od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od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附近有一所这样的学校,我经常看到六人一组的小孩在专人(就是专人,他们的工作就是陪小孩走路)的陪同下四处”游逛“,像公园,超市,红绿灯处等等,帮助他们学习生活技能,了解社会。校园的铁丝网很高,垒成了一个大铁笼,笼中还有小笼,狠壁垒森严的感觉。老师和工作人员很多,怎么觉得比孩子都多?那些孩子大部分都看上去傻傻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也许进这样学校的都是比较严重的,比较不严重的都到了普通学校。学校不断地大兴土木,政府一定拨了大量经费给这种有特殊需求的学校。
西方的精神科学分得比较细,稍有一点不正常都能让心理学家分析得头头是道解剖得清清楚楚,不像在中国那样粗线条, 人要么是正常的要么就是傻的。
p.s.:我始终认为不正常的不一定是天才,但天才一定是不正常的,否则他也成不了天才。(又是天才论)

[ 本帖最后由 moody 于 2011-5-29 14:38 编辑 ]

发表于 2011-5-28 17: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rmsi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rmsi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咦,这篇文章应该转去亲子版块的诺。

听朋友形容过自闭症的孩子,只愿意和一位家里人沟通,所以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只能是辞职在家全身心陪着有自闭症的孩子。听着很是心酸。就象文章里说的,做父母的怎么会提前有心理准备要做个残疾孩子的父母?如果这所学校可以让自闭症的孩子爱上,那最起码父母可以在学校时间松口气了。否则,弦绷得太紧,总会断了。

澳洲在照顾残疾人方面,的确是做得不错。各种辅助设备和电池都是终身免费提供的。 朋友就跟我说过的:如果家里有残疾孩子,那么,爬也要爬到澳洲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patrickzhu +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28 2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fesoCoo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fesoCoo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9 10: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继续来说说这个新闻里提到的Giant Steps这个学校。
蛮好看的故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9 1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ant Steps开始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当时有一位名叫Darlene Berringer的音乐理疗师给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进行理疗。1984年,提供特殊服务的一所小规模学校正式成立了,学校提供残疾孩子予特殊教育并包括了一系列理疗项目。


Darlene Berringer

到了1994年,自从澳洲9号台的“A Current Affair”节目报道了这所加拿大的特殊学校以后,有一个澳洲家庭看了电视后决定送他们的儿子去加拿大上这所学校。结果他们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在加拿大这所学校里进步巨大,在学校特殊课程的帮助下病情大为好转,在这样成功结果的鼓励下,他们就回来在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州也开设了Giant Steps学校。

1994年8月,澳洲的医生Rob Llewellyn-Jones联络了加拿大的音乐理疗师Darlene Berringer准备在悉尼也建立Giant Steps学校。Berringer同意提供帮助,条件是如果有足够多的家长支持这项计划。当时因为有一群有自闭症孩子的父母看了澳洲9号台的“A Current Affair”节目后,就聚集在一起探讨在悉尼建立Giant Steps学校的可能性。


Rob Llewellyn-Jones

这些父母们的第一次会议的结论是,Giant Steps的模式是世界上最好的,在悉尼设立这样的课程是可行的。这些家长会议后就开始联系塔斯马尼亚州的Giant Steps学校,其中一些主要成员随后还访问了蒙特利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limit-2010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9 13: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家长核心成员们定期地聚会讨论物流,资金募集,人员招聘,选址,公众宣传和政府游说和注册。他们希望这个计划能够从1995年开始并能持续地从政府各级部门得到资助。学校的筹建委员会成员们也相信开办一所自闭症孩子专门学校应该有资格拿到教育部的教育拨款。他们认为,如果他们能够吸引到足够的公众注意力并能够说服政客们来支持Giant Steps学校,那么学校获得政府拨款的可能性就大增。1994年11月,Giant Steps办学计划正式被国会立案。而澳洲7号台的Summer Diary节目、ABC广播电台和Sydney Morning Herald的Good Weekend Magazine都专栏介绍了Giant Steps计划,这些媒体的宣传的确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

后来一系列会议陆续地举行,其对象分别是学校教育部(DSE)、社区服务(DOCS)和健康卫生部。学校的筹建委员会的计划是让这三个政府部门一起来资助学校的建立,而后续的营运资金能够基于政府这些部门对学校评估考察教学成果的满意度来有条件的提供。这样就能够让Giant Steps学校能够如同其他针对自闭症孩子的特殊学校一样得到政府的教育拨款。

学校注册其合法的实体名字并获得了税务抵扣的资格。学校的筹建委员会中活跃分子就开始了筹款活动用来支付一系列必要的费用比如,送员工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培训,邀请Darlene Berringer和其雇员来悉尼对本地教师进行培训,付服务费给蒙特利尔的Giant Steps学校和其他筹建费用等等。到了1995年2月底,家长们已经募集到了超过20万刀,并得到了来自于金融市场儿童基金会,花旗银行和GE Capital等商业机构的资助承诺。

当时,学校的入学规矩是,所有想要入学Giant Steps学校的家长(也包括那些筹建委员会里的家长)必须完成一系列申请表格并提供他们孩子的生活视频录像。这些材料都被送到了加拿大让Darlene Berringer评估挑选第一批12名学生,而Darlene本人将亲自担任理疗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9 14: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然而,家长们发现期望学校能够在二月底开学是不现实的。因为Darlene Berringer要到3月或者4月份才可能来澳洲,而同时学校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招聘员工和购买设备。

1995年1月份,学校的正式名称Giant Steps Sydney Incorporated被确定下来,并成立了正式的学校董事会。并决定从1995年3月开始学校要招收2个教师,2个理疗师和2个教师助理(被称为“影子”老师)作为学校员工力量的骨干。其中Heather Tyler就是最早的“影子”老师之一,现在仍然在Giant Steps工作。这些员工1995年4月份被送到了蒙特利尔接受了2周的培训,以准备悉尼的学校7月份开学。

家长们发现了悉尼老Galdesville Hospital旧址上的一栋空大楼叫做Markaling House,结果家长们说服了州健康卫生部允许Giant Steps使用Markaling House大楼。当时支持他们的议员John Watkins(他做过教育部长也做过交通部长)帮忙处理说服了州长运行学校使用Markaling House,并还允许他们使用附近的Step House。Step House比Markaling House更大而且条件也更好,这样学校的建址问题终于解决了。

终于学校在1995年7月16日正式开张了,首批招收了12名学生,Darlene Berringer从加拿大飞来悉尼给学校进行了2周的示范培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9 15: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ant Steps Sydney小学中学部分都不收学费。澳洲联邦政府拨款占学校日常营运资金的40%,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的拨款占学校基建花费的55%。其他全部费用都是由私人公司,个人团体捐助或者是学校组织的募款活动而筹得。每一位有孩子入学的家长都要求参加学校组织的募款活动。

有很多学校董事会成员或者教师员工的子女都是这个学校在读或者已经毕业的学生,这些家长在子女离开学校以后,很多仍然留在学校继续为后来的残疾孩子服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5-29 16: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葱油拌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葱油拌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来Bega cheese 的主席还有这样一个家庭,下次去超市就会想起,这是一个很好的connection,感谢楼主分享,又和澳洲文化接近了一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9 17: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到新浪上有一篇博客,写的就是这所Giant Steps学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22845b0100q978.html

亲身接触澳洲的自闭症教育 - 写在世界自闭症日

我们公司在悉尼,据说多年以来一直在资助一个非盈利性的自闭症康复学校Giant Steps,因此每年春秋两次公司都会组织员工在上班时间自愿去做义工,从员工到老板,用实际行动关注自闭症患者,而不是仅仅给钱了事。

在Giant Steps是我第一次接触自闭症这个群体,也是我来澳洲以后或者说人生第一次参与慈善公益的活动。   

记得十几年前在北京的时候看电视,曾经有一个留德的女博士因为自己两岁的儿子患了自闭症放弃了国外的生活,高薪的工作,甚至牺牲了家庭,奋力呼唤社会的关心。不知为什么那个妈妈漂亮的脸庞脱俗的气质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甚至连当时的坐姿背景我都记得很清楚。由此我也记住了“自闭症”。

自闭症的英文是Autism, 至今还是无法攻克的一个医疗难题。患病的孩子缺乏同正常人之间的交流,或者不具备语言能力,兴趣爱好也非常非常的局限。统计结果是惊人的:2006年,每175个儿童就有一个患有自闭症。

目前医学研究最领先的是美国,澳洲紧随其后。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9 17: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ant Step做义工之前,公司会邮件给大家能够参与的活动内容,基本上是两类:一,协助老师做教具;二,跟自闭症的孩子一起玩。
   
我一共去过两次。
   
第一次去,很挣扎如何跟生病的孩子们相处,所以我选择了做教具,地点是老师的休息室。

一个年龄不小的老师不停地感谢我们能来帮助,因为生病的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的教具损坏特别的严重,根本没有时间替换,而且为了最好的治疗效果,他们的教学内容也要求一变再变,开发新的教具在所难免,我们的到来无疑让老师们能稍稍喘一口气。

因为是休息室,人来人往,学生老师进进出出。老师特别关注有学生进来时,请我们一定不要因为他们生病而上上下下仔细打量。这些自闭症的孩子虽然不具备交流能力却是超乎寻常地敏感,一旦我们以非自然的方式定神注视他们,他们就有可能理解为威胁而惊恐万分,然后就要长时间的安抚才能恢复正常,有的孩子甚至会因此病情加重。

当时因为正好是北京奥运会期间,所以我们要做的教具就是金银铜牌。先设计好图案,用彩印扩成真正奖牌的大小;然后我们用剪子沿线一个一个地剪下来,正反两面用胶水粘住;拿到热压模的机器上仔细地压膜,第二次用剪子剪出奖牌的样子;顶上打孔,穿上带子,然后就是如假乱真的奖牌了!另外还有一个组,做20公分大小的小人,头、身子、胳膊、腿都是分开压膜的,然后关节的地方沾上粘扣 - 主要是教会学生识别胳膊和腿以及它们的位置。

基于自闭症无法治愈的现实,老师们的希望非常的实际,它们希望能从2岁左右起减缓自闭的程度,通过长时间枯燥的大量的重复练习,能做到孩子们可以单独去商店买东西付钱就是成功了。正常孩子2-3岁就懂得花钱的情况在自闭症孩子们来说却是要10几年的艰苦学习才能掌握的啊。真是让人心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yu_laohai + 3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9 18: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二次去Giant Steps,我决定选择游戏项目,只有跟病孩近距离接近,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

和第一次一样,我们又被一个老师召集在一起,更为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他们奇怪的喜好,并且暗示我们不要寄希望于孩子跟我们有任何的交流:有可能在尝试了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后,我们在他们的眼里还仅仅是“空气”而已。我们游戏伙伴将会是10岁以下的儿童。

游戏的项目不少:玩沙子、蹦床、敲鼓、扔东西、追着病孩走路,甚至发呆。。。每个项目2-3人。

我选了玩沙子。沙坑不大,6-7个平方的样子,上面支着帆布的棚子防晒。我拎着小桶,耙子,小铲子,瓶瓶罐罐刚坐下没三分钟,下课铃就响了,随后3个老师领来三个6-10岁左右的小孩子,2女1男。

说实话,虽然心里有准备这些孩子不会交流,但是我真的没有想过程度会那么严重,以致之后的几个小时小时里我一直处在震惊当中:当他们走过来的时候,我是面带微笑的,还轻轻地讲了一声“你好”,可是 ---- 什么反应都没有!三个孩子直直地经过我,呆站在沙坑里,盯着地面发呆;我无措地看着老师,老师很镇定,走过来,牵了一个女孩子放在我面前,按在地上坐好,然后告诉我她最喜欢的就是让沙子高高落下从她的指缝流过。

那个女孩子有淡淡雀斑,棕红色的头发在耳后梳了细细的小辫子,我喜欢的样子,很像当年电视剧《草原小屋》里的劳拉。可是这个女孩子从坐下起就目光呆滞地看着我身后很远很远的远方,嘴半张着一直发着“哦哦哦哦------------”的声音,她不看人的。

我很想逃,是心里充满恐惧的那种逃 - 身体有残疾的小孩子我见过,可是自闭症这种,太让人难受了。如果不是在Giant Steps,如果不是老师提前给了提示,我不知道是不是能控制自己的反应。

坐在旁边,不能看她,也不能说话,听着她“哦哦哦哦-------”的声音,我默默地翻着沙子,脑子里异常混乱:我想着小“劳拉”无法确定的一生;想着她痛苦但必须坚强的父母;想着被自闭症冲击着的她的朋友家人;想着如果我要是有了小孩子,上帝会不会给我一个健康的孩子;想着如果万一有了不健康的小孩子,我会不会像“劳拉”的父母一样承受?我能不能像“劳拉”的父母一样承受到这样的程度?想着跟这个无辜的小孩子相比,我们不停抱怨的人生其实是那样的美好,我们的抱怨是那么的自私。。。。。。

我抓起小姑娘的手平摊在胸前,舀起一桶沙子从高处倒在她手上。我还是不看她,像是赌气一样一桶一桶地舀沙子、倒下去、舀沙子、倒下去。。。。虽然姿势没有任何改变,小姑娘“哦哦哦哦------”的声音突然提高了那么一点点,在我来看甚至有些急促:老师是对的,她真的是喜欢沙子穿过手的感觉啊!

度日如年的30分钟!

当老师再次过来牵她的手,游戏的时间结束了。

没有小孩子惯常的弹土拍手,没有因为不愿意离开的反抗,小姑娘被她的老师拉起身,她们在沉默中非常非常慢地往教室走去。

阳光明媚的下午,在墙边的长凳上坐下,看着我的同事们还在继续蹦床、打鼓,我很累,也很想哭。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悉尼)吹哥 + 2 这次,吹哥来顶LZ。
flyt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9 18: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ant Steps是悉尼一个民间的非营利性的关注自闭症的组织,最初由两个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建立,当时整个社会对自闭症关注不多,自闭症患者常被视为“怪人”而失去了社交的空间。这两个中产阶级的家庭面对现实选择了联络其他自闭症患者家庭的方式,不仅能为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寻求特殊的社交机会,也可以互相交流治疗心得以及找寻最新研究成果。

这个小团体很快小有名气,吸引了新南威尔士州一批热心的父母朋友和志愿者参加,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跟踪的领域也越来越专业,最终引起了政府的注意。

卫生部将一座医院的部分建筑划出,赠给Giant Steps,作为正式的活动中心。并设立相应的研究中心提供专业的自闭症专家在校任职,参与研究。

教育部肯定了Giant Steps的成就,批准成立一所特殊学校,专门接收自闭症儿童,年龄从一岁到16岁不等,按照自闭症的特点设立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凡是16岁的毕业儿童均颁发特殊毕业证书。按照学校目前接纳70名左右的学生,每年所需教育经费为400万澳币,其中200万由教育部划拨,剩余200万以慈善的方式自筹。

交通部同意提供免费的出租车,采取2-3人拼车的形式替居住地较远或父母上班无法接送孩子的家庭提供服务;同时也寻求更多热心公司的慈善参与,等等等等。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9 18: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ant Steps的教学采取一对三的方式,即每一个学生都必须配备三个老师:包括一个全天陪同的教师,寸步不离;一个语言老师旁听课程,这个老师通常都是专业的自闭症的医生或者是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不乏博士博士后;还有一个就是专门照顾生活的老师,专注学生的吃喝,安全,日常管理。按照这个算法,Giant Steps目前每年招收70名学生,老师则是210名。

低年级的清一色都是女老师,而高年级的老师则多为强壮的小伙子,这是因为自闭症患者是抗拒正常的交流方式的,当他们到了十一、二岁以上就开始具备一定的攻击性,尤其是不顺心的时候,老师因此也要换成强壮的体格。我曾亲眼看到一个1米8左右的健壮男病孩从教室冲出来向大门跑去,身后追着一个小伙子,那真不是一般的教师工作啊。

很难想像这样一个特殊的学校是完全免费的,家长不需要交一分钱,上到毕业也不用交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学校的办公设备都维持在最低的运转状态:课桌椅子是旧的;教室没有一般学校挂满的装饰画;修理或是改建活动场所及教室的时候很多都是义务工作者动手,这样可以省下大笔的经费(澳洲的水工电工等收费非常的高),我们在Giant Steps的两次都看见有热心的义工在帮忙打扫厨房和修理水管。最初的时候很多做义工的都是自闭症儿童的父母朋友,现在则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提出申请定期或是不定期地来学校帮忙。

学校欢迎各种形式的帮助。公司搬去新办公室的时候我们要处理大半的办公设备,Giant Steps是唯一一个被允许想拿走多少就拿走多少的机构,希望下一次再去Giant Steps的时候能看到我当年的办公桌还在为他们服务。校长恳请我们转告所有关心自闭症儿童的人,不管是再小的资助对于他们来讲都是珍贵的:一条用旧的床单被罩,不要扔,拿去给他们让小孩子们做游戏搭帐篷使,全买新的是不可能的,学校要把来之不易的费用用到自闭症的研究上去。。。。

目前申请来Giant Steps学习的自闭症儿童有200多名,不少家庭甚至距悉尼几百公里远,但是学校只能接收70名。能被允许入学的孩子父母欣喜若狂,更多的则是等待。在我参观的一个班里,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学校目前有一对兄弟同时在读,小的只有3岁左右,一个家庭里2个孩子都是自闭症患者,这打击太大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9 18: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个下午,当我们离开的时候正好是下学时间。门外停了不少的车,很多都是黄色的出租车,也有不少学生家长在等。一个老师提前半个小时出现,按照手里的名单跟他们核对要接送的孩子,然后把孩子们大大的照片分组挂在指定的地方,一个组一个司机,一个看起来相对正常一点的大男孩在自己贴身老师的指导下帮忙。校长向我们解释,因为自闭症儿童拒绝交流,他们是很难听懂我们的指令的,所以每个学生在学校都用自己的照片作为识别的标识,比如说如果让他们喝牛奶,那么一排排开的小筐里每个都有一个牛奶,前面放一张他们的照片,这样孩子们就不会拿错;同样地,晚上他们也懂得在门口找到自己的照片然后站在那里,接他们的司机在老师的同意下才带走孩子们,否则70个学生同时出现很容易发生混乱。

出门的时候在楼道我再次遇见了一起玩沙子的小姑娘,她还是不看我而是看着我身后遥远的地方,嘴里还是“哦哦哦哦--------”的声音,可是突然间她一下子抓住了我的手,吓了我一跳,不知道如何是好。老师愣了一下,非常高兴地告诉我:“她认识你,她喜你。。。。。。”我的Giant Steps义工活动在这样意外的一幕中结束了,同去的所有人里我是唯一一个被病孩认出的人,而且我还是有着黄皮肤的中国人。这让我非常的骄傲满足。

我很感谢公司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学会接触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这使我能够以更宽容的心理解任何和我们自己处境不一样的人,也使我更能体会到自己能够拥有正常的生活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在两次接触自闭症儿童以后,我觉得自己对人生的期望有了非常大的转变,现在的我有着非常简单的人生目标,对我,也对我的家人,那就是:健康,永存感恩的心。。。。。。

-----写在4月2号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17 收起 理由
新澳之旅 + 4 感谢分享
rainluckyao + 2 感谢分享
palaogong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29 18: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yu_laoh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yu_laoh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女儿在澳洲上的第一个小学就是正常孩子跟残疾孩子混校的。在残疾孩子得到正常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关心的同时,正常的孩子们很自然的学会了助人,耐心,以平常心对待身体的缺陷。而残疾孩子们的自信和快乐也非常让人欣慰。
其实,在这所学校里,正常孩子得到的BENEFIT应该说更多。

发表于 2011-5-29 2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南飞雁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南飞雁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我的周围,遇到一位这样的自闭症的孩子---一个很漂亮的女孩。 她的妹妹和我女儿是同班同学,上周我去接女儿时,她认出了我,很高兴地跟我打招呼,虽然她还是认错了人,但现在她,跟六年前比起来,她真的进步很大了,跟人已经有眼神的交流了。明年她也该上High School了

回想起6年前,她可不是这个样子,刚上Kindergarden时,同学都在上课,她一个人在地上打滚,又哭又闹。一般的老师根本没有办法管她。她妈妈带她看了很多医生,最后booking到Giant Steps,还要等很长的Waiting List,当到2年级时,她妈妈告诉我们她终于进那个学校,大家都为她们高兴。自从这个孩子进了这个学校,就一点点进步地看着她在进步,学校的活动也很多,她妈妈星期六,和日都很忙,还不时的有Excurion,实际是她是一个很热情的孩子,总是主动跟你打招呼,但眼光却望着遥远的远方。
闲谈莫议人非
静坐常思己过

发表于 2011-5-29 2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南飞雁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南飞雁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uyu_laohai 于 2011-5-29 18:07 发表
我女儿在澳洲上的第一个小学就是正常孩子跟残疾孩子混校的。在残疾孩子得到正常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关心的同时,正常的孩子们很自然的学会了助人,耐心,以平常心对待身体的缺陷。而残疾孩子们的自信和快乐也非常让人欣慰。
其实,在这所学校里,正常孩子得到的BENEFIT应该说更多。


Hurstville小学有OC班,也有一个低智班,好像是3.4年级的混班,有高年级的同学会去帮他们画画之类的。
闲谈莫议人非
静坐常思己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