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P&O Pacific Explorer 2017 17-27 Dec 10晚南太平洋4岛游 (基本完结) (2017-12-29) kinny129 · 我那些叛逆迷茫的日子--电梯1楼/ 284楼:从年少轻狂,到为人妻母(结束) (2011-10-21) zhangxiaoli
· 成功的转型 - Michael的故事 (2011-4-3) patrickzhu · 请教论坛里面有在澳洲买卖股票的朋友 (2005-8-14) leeshin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patrickzhu

我的初恋情人- Dick Smith其人其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30 18: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雪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雪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朱爸爸翻译功夫了得,故事很好听。多才多艺, 顶一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4-30 2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各位的称赞和加分。
我不得不要谦虚一下,我英文水平真不高,你看我根本不敢在英文学习版说话的,呵呵。

我翻译里最擅长的事情有两点:
翻译不出来的地方,我就添油加醋统统用我自己想象出来的话堵上,
如果堵不上的话,那么我还有最后一招,直接忽略,哈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1 收起 理由
a-goodman + 3 谢谢奉献
甜螺 + 2 幽默的谦虚
roo81 + 6 翻译讲究的信达雅3点,你做的都很好!!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4-30 2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一代人物的成功史总是伴随着不读书爱玩大学辍学之类的神话,后来被很多家长津津乐道。。。认为读书无用。。。
殊不知世界上只有一个Dick Smith!
扯远了。。。

话说Dick Smith小时候就喜欢两样东西:
1. 在树林里玩
2. 收音机

他后来就读于悉尼大学的电子工程系,还读另外一所不知名的科技学院读过相同的课程,大家猜猜发生啥了?
果不其然,两个地方他从来没有毕业过。。。

Dick年轻的时候就在他外公的工作室里摆弄收音机,话说他外公Harold Cazneaux是个名人,Harold Cazneaux是澳洲近代最伟大的摄影师,在澳洲还算是建筑师,艺术家还是一个作家。。。

因此,Dick Smith的基因应该是很出色的,不过在他开始自己的事业之前,他就是个给叉头修修收音机的小八辣子。


Dick外公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1-5-1 10:2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4-30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m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m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有意思的故事, 谢谢分享。 那个dickhead火柴,真的太搞笑了。

发表于 2011-4-30 2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o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o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4-30 21:33 发表
那一代人物的成功史总是伴随着不读书爱玩大学辍学之类的神话,后来被很多家长津津乐道。。。认为读书无用。。。
殊不知世界上只有一个Dick Smith!
扯远了。。。

话说Dick Smith小时候就喜欢两样东西:
1. 在树林里玩
2.  ...
因此,Dick Smith的基因应该是很出色的,不过在他开始自己的事业之前,他就是个给叉头修修收音机的小八辣子


上海话是叫小兹娄吧
Water

发表于 2011-4-30 23: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强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强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一代人物的成功史总是伴随着不读书爱玩大学辍学之类的神话,后来被很多家长津津乐道。。。认为读书无用。。。
殊不知世界上只有一个Dick Smith
扯远了。。。

话说Dick Smith小时候就喜欢两样东西:
1. 在树林里玩
2. 收音机

他后来就读于悉尼大学的电子工程系,还读另外一所不知名的科技学院读过相同的课程,大家猜猜发生啥了?
果不其然,两个地方他从来没有毕业过。。。
Dick年轻的时候就在他爷爷的工作室里摆弄收音机,话说他爷爷Harold Cazneaux是个名人,Harold Cazneaux是澳洲近代最伟大的摄影师,在澳洲还算是建筑师,艺术家还是一个作家。。。
因此,Dick Smith的基因应该是很出色的,不过在他开始自己的事业之前,他就是个给叉头修修收音机的小八辣子。  

为什么 Dick Smith 和他爷爷不一个姓呢?!

[ 本帖最后由 强8 于 2011-4-30 23:36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5-1 0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a.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a.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难道不是爷爷,是外公?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1 10: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强8 于 2011-4-30 23:32 发表

为什么 Dick Smith 和他爷爷不一个姓呢?!

抱歉抱歉,是我翻译中有误,想当然。
应该是Dick Smith的外公。

Harold Cazneaux有五个女儿,其中一个叫做Joan,就是Dick Smith的妈妈。
Dick Smith的本名叫Richard Harold Smith,其中有他外公的名字在内。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1 1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oo81 于 2011-4-30 23:26 发表
上海话是叫小兹娄吧

“小八辣子”主要强调有无名小卒的意思,在上海方言里没有贬义的。

小兹娄是指“小赤佬”吗?
如果是的话,就是“小子”的意思,但是在上海话里是个贬义词,近乎于粗话。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1 1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ck Smith天生就是个有冒险精神的人,澳洲人喜欢他有一大半缘于此。
而开飞机是最配他这样的人做的事情了。。。

Dick Smith从1972年开始(他28岁开始)学习飞行,从双引擎Beech Baron起步,四年后就去参加了从Perth到Sydney的飞行比赛。



在Dick Smith 34岁的时候他买了其人生中第一架直升飞机,一架Bell Jetranger,并独自驾机从Sydney到Lord Howe Island来回 1185公里,显露了他作为优秀飞行机师的潜力。

这次飞行给了Dick Smith使用直升机去进行探险的信心,同年他就驾驶直升机去澳洲的中央大沙漠(Central Australian Desert)冒险,还顺便发现了1929年失踪的飞机Kookaburra在沙漠里的残骸。

Dick Smith内心特别崇拜早期的那些航空界先驱者,因此独自驾机环行世界是他的夙愿。。。后来有空我会说,环游世界这样的事情他很上瘾,弄好几次,驾驶飞机环游世界就来了四次还是五次?不过瘾,再弄个房车和老婆一起陆地上再来一次。。。赫赫。。。他的人生的确是精彩无比。



1982年,他的Dick Smith电器生意全部卖给了Woolworth,前面说过了,Woolworth付出了2000万这个当时属于天文数字般的代价。Dick Smith由此可以全力追逐他的梦想。
1982年8月5日,他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Fort Worth开始了他的独自驾直升机环游世界的壮举,为此他买了一架全新额Bell Jetranger 206B。
第一阶段就是从美国飞到英国伦敦一共11752公里。8月19日,他飞越了大西洋降落在英国的Balmoral Castle,他很得意,因为在那里Charles王子还专门来见了他。
第二阶段是从伦敦飞到悉尼,他从9月13日开始到10月3日,共计23092公里。
最后阶段是从第二年的5月25日开始到1983年的7月22日结束的,中途因为他的直升机不被允许在苏联境内降落,他就安排自己降落在船上加油,反正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1-5-1 13:2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1 13: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ck Smith的的环球旅行同时也开启了他的另外一个大生意,那就是Australian Geographic杂志。



这份1985年成立季度发行的杂志反映了他强烈的爱国和本土意识,Australian Geographic只报道澳大利亚的故事和在别的国家的澳洲人的事情。。。
当然通过办这份杂志,他继续着他的环球旅行和增强他的澳洲意识和世界意识。。。

他的杂志相当成功,1995年Australian Geographic的订阅数量已经超过了20万份,这在澳洲是很了不起的,结果在最高峰的时候他再次卖掉了这个生意,买家Fairfax集团在1995年花了4100万买下了他的杂志生意。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1-5-1 14:0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5-1 14: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n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n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有了钱也回去找!!!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1 14: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nr 于 2011-5-1 14:01 发表
我有了钱也回去找!!!

找啥?
哦,想起来了,哈哈哈。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1-5-1 14:10 编辑 ]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1 14: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4-30 21:11 发表
谢谢各位的称赞和加分。
我不得不要谦虚一下,我英文水平真不高,你看我根本不敢在英文学习版说话的,呵呵。

我翻译里最擅长的事情有两点:
翻译不出来的地方,我就添油加醋统统用我自己想象出来的话堵上,
如果堵不上的话,那么我还有最后一招,直接忽略,哈哈哈。


我强烈建议阿朱把"直接忽略"部分发去英文学习版供大家讨论, 多好的学习资料, 真的.:)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1 14: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Ju 于 2011-5-1 14:08 发表
我强烈建议阿朱把"直接忽略"部分发去英文学习版供大家讨论, 多好的学习资料, 真的.:)

好,我以后有要直接忽略的地方就贴到英文学习版来请教大家了。

发表于 2011-5-1 14: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问题,热烈欢迎阿朱来英语版坐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1 18: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话说Dick Smith环球飞行很上瘾。。
1987年,作为热身准备,他架着直升机飞到了北极,其中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就像电影台词一样,He made it!

到1988年,他就又来了一次,上次是东西方向环绕世界,这次是南北方向,驾驶着直升机通过北极和南极环游飞行地球一周,成为了澳洲人民的骄傲。
他的直升机Bell 206B Jetranger III被他命名为Australian Explorer,如果你现在去悉尼著名的Powerhouse Museum的话,就可以看到这架当时Dick Smith环球飞行所驾驶的座机。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1-5-1 18:3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 1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ck Smith在航空界的成绩,也让他做了官,1990-1992年他担任了Civil Aviation Authority董事会的主席,1997-1999年担任了Civil Aviation Safety Authority董事局的主席(不过这个职位有些搞笑,他的航空成就都是不太注重安全的飞行冒险)。他还被当时的霍华德总理任命为Council for the Centenary of Federation的主席(1996-2000)。

当然他的冒险事业从没有间断过。。。

1993年,他玩热气球不着陆飞越了澳洲大陆。。。
2000年,他和他的同伴机师John Wallington再次玩热气球从新西兰飞到了澳洲,跨越了塔斯曼海,被载入了记录。因为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这样做过 - 从东向西飞行,因为是反着季风方向的热气球飞行。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 1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前面说过Dick Smith的环球飞行来了好几次,但是他还是不过瘾,因为他在飞机上距离地球太远,他要来一次近距离的环球旅行。。。

结果他真的组织了陆地环游世界的冒险,他和他老婆Pip两个人驾驶这四轮驱动的大房车,在2006-2008年间历时二年半,经过了15个国家行程40000公里完成了旅行。

我们前面看到很多照片都是他老婆Pip给他拍的。。。

他们的旅行日志和照片都在这里网站上http://www.smithsoverland.com/travel/publish/index.php

他回到悉尼后对来采访他的记者说:“我们俩花掉了给孩子们的遗产,因为环球旅行的燃料太贵了,现在我们什么都没有留下给孩子们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5-2 1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ankielyn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ankielyn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一直在等待朱爸的第100个精华贴子。
再次呼唤斑竹!!!!!!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 17: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因为Dick Smith自己的环球冒险经历,因此他对于澳洲的后来者大加赞赏,比如的澳洲少女Jessica Watson去年独自驾船环游世界,Dick Smith Foods就是赞助商之一。


Jessica Watson and Dick Smith enjoy the Australian Wooden Boat Festival
Picture: RICHARD JUP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3 1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ve the story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3 1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他和他老婆Pip两个人驾驶这四轮驱动的大房车,在2006-2008年间历时二年半,经过了15个国家行程40000公里完成了旅行。

That's our plan when we are retired too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3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ck Smith做了很多很多事情,其中争议最大也是最为各方人士议论的是他对于人权民生之类的事情尤其热衷。

除了前面说的他在替绿党的Bob Brown付钱付诉讼赔偿费之外,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财力在人权事务方面做过很多事,很多澳洲人认为他是个澳洲英雄,除了因为他的冒险经历,在人权方面的积极参与也是一主要原因。

2005年,他公开号召和支持澳洲政府释放被移民局关押长达7年之久的政治庇护人士Peter Qasim,这个人号称是澳洲历史上被关押时间最长的政治庇护人士,其主要原因是澳洲政府发现他没有国籍,因而无法驱逐出境。。。Dick Smith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活动包括资助有心人去印度为Peter Qasim证词寻找证据等等。。。最终同年澳洲政府给了Peter Qasim居留签证。

2007年,Dick Smith出资60000刀搞了一场运动,要求美国军方对关押在古巴Guantanamo Bay五年之久的澳洲籍恐怖分子David Hicks有公平的审判。后来Hick在审判中认罪(一部分)以换来了提前释放,David Hicks回到澳洲后,Dick Smith还专门去见他,答应给他解决工作的问题。。。

Self-confessed terrorism supporter David Hicks wants a job working outdoors or in the environment and Sydney businessman Dick Smith has offered to help him.
Source: The Daily Telegraph



2009年,Dick Smith和绿党的Bob Brown一起,付了一大笔赎金让在索马里被绑架的澳洲籍摄影记者Nigel Brennan和加拿大籍新闻记者Amanda Lindhout得以生还。

Free ... Amanda Lindhout and Nigel Brennan.
Photo: Reuters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5-3 13: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VN-8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VN-8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S生意没JB, HN好了, 现在跑出来吸引一下眼球.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3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VN-82 于 2011-5-3 13:59 发表
DS生意没JB, HN好了, 现在跑出来吸引一下眼球.

Dick Smith Electronics的生意现在和Dick Smith半点关系也没有了。
30年前Dick Smith就把这个生意全部卖给了Woolworth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3 15: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于Dick Smith最近最大的事件是,他跳出来对于国家的人口政策“指手画脚”,声称每个澳大利亚家庭应只限于生两个孩子,以制止人口爆炸。他呼吁实行类似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并警告我们对资源不断增加的负担就象“蝗灾”。



他说,澳洲人口政策的目标3500万人是不切实际的, “我希望看到澳大利亚人口稳定在2400万到2500万。” “我的意思不是强迫,只是想对父母们说,有两个孩子是最好的。我看到我们每年有新增7万移民。”

澳洲广播公司ABC专门给他弄一个关于Dick Smith人口政策的网站专栏Population Puzzle来宣传他的理念。Dick说宣传他的人口政策是他这一生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他认为人口增长必须放缓,使房价重新可以负担得起。同时他还认为澳洲目前卖矿的做法实际上是在“窃取”后代的资源。

这些言论,使的很多新移民不喜欢他,认为他是个澳洲至上的种族主义分子。。。
我在新足迹上看到过很多人骂他如何如何。。。
现在我们看了DICK SMITH这个人的生平种种,你是不是对他的有些言论会更宽容一些呢?

我翻译这些东西的目的,一是为了自己兴趣爱好提高英文水平,第二我是想,我们在评价一个人之前多知道一些这个人的事情总是有好处的。

我写完了,谢谢大家收看,也谢谢各位来顶贴加分,让我又得到了一个精华贴,真是太感谢了。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1-5-8 17:5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2积分 +57 收起 理由
芳草的天空 + 4 感谢分享
prahran11 + 3 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1212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5 01:3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atrickzhu 57# 帖子

此文章由 parabo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rabo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辛苦了

发表于 2011-5-5 08: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ne_t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ne_t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传奇式的丰富人生

发表于 2011-5-8 1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o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o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样的帖子要来反复学习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